秒懂酵素、益生菌、膳食纖維差異跟著五個步驟看下去!
第一步: 差在哪?你分清楚了嗎?
三大元素,在人體中都有各自所屬工作,且非藥品時,需要持續一些時間讓效果發揮,如果使用後馬上有效果,您可能需要思考原因為何這麼神奇?
酵素 | 益生菌 | 膳食纖維 | |
名詞解釋 | • 酵素(Enzyme),或稱酶,是一種生物催化劑,人體中的酵素幾乎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。 | • 益生菌(Probiotics)是指在食入後對人體有正面效益的食入性微生物。 | • 膳食纖維(Dietary Fiber)是指不能被消化道的酶分解、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多醣。 • 依其結構分類歸屬於醣類(又稱碳水化合物),被稱為第七大營養素。 |
主要作用 | • 幫助食物易分解,讓分子變小。 | • 改變腸道菌叢生態。 • 幫助產生短鏈脂肪酸。 | • 幫助排便順暢。 • 幫助排便形狀成形。 • 滋養腸道內益菌,改變腸道菌叢生態。 • 為益生菌進行「發酵作用」的食物來源。 |
第二步: 想知道酵素、益生菌、膳食纖維打哪兒來嗎?
如何透過正確食物攝取,讓人體維持身體消化道機能非常重要。然而現代忙碌生活、精緻食物及壓力強度充斥在 每個人生活中,多元的補充劑琳瑯滿目,到底該如何把錢花得有效果呢?
酵素 | 益生菌 | 膳食纖維 | |
產生來源 | • 由人體自然生成,為體內酵素(分為代謝酵素、消化酵素兩種)。 | • 人體天然存在腸道益菌。 | • 人體不會自然產生 |
攝取來源 | • 天然食物中的酵素,EX:木瓜酵素和鳳梨酵素主要是分解蛋白質,酒粕酵素主要是分解澱粉,麴菌酵素主要則是分解脂肪。 | • 益生菌食物來源,EX:優格、泡菜、納豆、味增、乳酪等。 | • 蔬菜、水果、五穀雜糧、堅果等。 |
補充來源 | • 可補充酵素。 | • 可補充機能性益生菌。 | • 可補充天然膳食纖維粉。 • 衛福部建議每人每天最好能攝取25~35公克膳食纖維。 |
影響效果指標 | • 酵素活性(★最重要) • 酵素種類 • 酵素功能 • 醱酵期 | • 益生菌來源 • 益生菌種類 • 益生菌功能 • 益生菌數量 • 益生菌定殖率 • 益生菌與膳食纖維的依存度 | • 膳食纖維純度 • 膳食纖維互補性 • 膳食纖維多樣性 • 膳食纖維數量多寡 • 膳食纖維種類 • 膳食纖維品質 • 膳食纖維所占比例 |
第三步: 哪些人需要用酵素、益生菌、膳食纖維呢?
先來了解三大元素分別在什麼地方出現、為身體做什麼工作及達到甚麼功效!
如果你有以下狀況,就可以這樣選擇 :
酵素 | 益生菌 | 膳食纖維 | |
適應對象 | • 消化欠佳,需要幫助消化者。 | • 需要調整體質者。 | • 具有便秘、腸躁困擾者。 • 需要調整體質者。 |
第四步: 混在一起用會怎樣?會比較厲害嗎?
來看看加乘效果,如何透過搭配組合,提升補充效果CP值!
酵素 | 益生菌 | 膳食纖維 | |
加乘效益 | • 酵素功效僅分解食物,使腸道好吸收,故無其他加乘效益。 | • 益生菌+益生元(膳食纖維)會讓當次有補充膳食纖維的益生菌充滿活力。 • 補充的益生菌需要獲得充足膳食纖維才能進行發酵作用,產生短鏈脂肪酸。 | • 益生元(膳食纖維)+益菌可有效改變腸道菌叢生態。 註:好菌吃膳食纖維,壞菌吃油、糖、葷,不食用膳食纖維 |
第五步:你得知道的使用限制,才能避免無效狀況!
愈瞭解食用限制,愈能降低使其無效影響風險,確保自己吃進去的食物或是補充食品都能有效發揮。
酵素 | 益生菌 | 膳食纖維 | |
溫度 | • 酵素對溫度十分敏感,不超過40度C,以免破壞酵素活性。。 | • 若益生菌添加在水中服用,建議搭配溫水,溫度大約40度左右,尤其服用時,最好不要搭配咖啡、牛奶、果汁,避免喪失活性。 | • 膳食纖維在使用上,無食用方式或溫度的限制。 |
酸鹼度 | • 食物中的酵素或大部分的酵素補充品進入消化系統後,會與體內的消化酵素髮生協同作用,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,因此沒有所謂被胃酸破壞的情形 | • 益生菌會收到胃中胃酸及腸道偏鹼性的膽鹽所影響,因此要安全到達腸道,需要注意包埋技術及食用時間。 | • 膳食纖維在使用上,不受任何酸鹼度高低影響。 |
水分 | • 水可讓酵素發揮更佳效果。 | • 補充益生菌時,不一定要搭配水一起飲用。 | • 需搭配飲水,讓膳食纖維發揮更好作用。(如無水可用其他液體替代) • 膳食纖維吸附適量水量,會產生飽足感,延緩食慾。 |
時間 | • 酵素須於飯後食用,若是該餐沒有進食,則不需使用。 | • 若服用抗生素,需間隔2小時以上。 | • 膳食纖維在使用上,無任何時間限制。 |
纖去看看▸https://is.gd/7nmt4w
喜歡實用小知識的人客,跟著MIA趴趴GO到▸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ahealth.for.yourlife/
瀏覽人數:
1,6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