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過「菌群」會與飲食、睡眠、生育力產生這麼大的雙向影響
微生物群不只是被動角色:它如何與飲食、睡眠、生育力彼此影響
我過去一直把健康的三大支柱設定為「吃得好、睡得夠、備孕做對」。
但是,在閱讀了一篇關於微生物群(gut microbiota)與飲食、睡眠、生育力之間關聯的文章
我開始重新理解:不只是我影響微生物群,更是微生物群反過來影響我。
這種「雙向互動」的關係,比我原先想像的複雜許多。
微生物群簡介:身體裡的「回聲系統」
身體住著大量微生物:細菌、真菌、古菌。這些微生物並非只是被我們餵食的客體,而是活躍的參與者。
它們幫我分解食物、產生代謝產物、影響許多運作系統、甚至向我的大腦與荷爾蒙系統發出信號。
最新研究指出,微生物群與我們的飲食、睡眠、生殖功能之間存在著 互為因果 的關係。
『也就是說:我吃得怎麼樣、睡得怎麼樣,會改變我的菌群
反過來,我的菌群健康與否,也會影響我吃下去的東西、睡眠質量、生育能力 』
當我開始用這個視角看自己日常,那麼「健康」的意義就不只是一個指標,而是一個系統。
睡眠 ↔ 微生物群:作息亂、菌群亂;菌群亂、睡眠也亂
當我熬夜、睡眠時間不固定、常常在床上滑手機時,我其實在破壞我的菌群節律。研究顯示,睡眠剝奪或作息顛倒會讓腸道菌群多樣性下降,壞菌相對增加。
但反過來,菌群失衡也會反作用於睡眠:某些菌產生的代謝物(如短鏈脂肪酸 SCFA)影響血清素、GABA、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,進而改變睡眠-覺醒節律。
生育力 ↔ 微生物群:內分泌、生殖一條線
當我想到「生育力」,往往聯想到荷爾蒙、排卵、精子。但其實,菌群也在這條線上。
研究指出,腸道與陰道菌群會影響雌激素、黃體素、排卵周期,甚至精子活性。
菌群失衡(dysbiosis)會導致慢性低度發炎、荷爾蒙失調、免疫功能改變,進而影響生殖功能。
同樣地,若我想備孕或提升生育力,重點不只是「吃葉酸、運動」,更是從腸道修復、菌群平衡開始。
當菌群回穩,荷爾蒙的「訊號發送」與「回應」才可能更順暢。
這是菌群 ↔ 生育力的雙向關係:我調整生活(飲食、睡眠、壓力),菌群改善;菌群改善後,它反過來幫我生殖系統更穩定、更健康。
從「控制」到「共生」的健康觀
我們都該真正意識到:健康不是「我對抗什麼」,而是「我與什麼共生」。
與自己的菌群、睡眠生態、飲食系統、生殖系統,好好互動。
參考文獻:
Sejbuk, M., Siebieszuk, A., & Witkowska, A. M. (2024). Nutrients, 16(14), 2259
Alvarenga, T. A., Polesel, D. N., Matos, G., Garcia, V. A., Costa, J. L., & Tufik, S. (2025). Translational Medicine/BMC J, (2025)14:3760.